学术外院丨浙师大日语系硕士研究生参加2023年度日本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为推动国内外学子的学术互动与思想交流,提高硕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校际合作,526日和27日,“2023年度日本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日本语学研究所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来自早稻田大学、复旦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日语专业的专家、骨干教师,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近百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一堂。我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沈瑜靖、王婷、吴慧怡在副院长徐微洁教授和日语系主任金稀玉副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分别在分科会做了报告。



本次研讨会分主旨发言分科会报告两个环节。主旨发言环节,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森山卓郎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王升远教授、郑州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葛继勇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林璋教授分别以「方向性と日本語」、《大佛次郎战败日记中的“神风”与荷风》《从国别到区域——东亚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再认识》《宏观的翻译理论和微观的翻译操作》为题作了主旨报告。


主旨发言

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森山卓郎教授指出,在日中“方向”一概念尤重要,因此在「こそあと」体系中得以建立了“方向”的范畴。然而,背后存在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方向的模糊性”问题,另一个是“在两个事物中把握方向”的问题常用「の方」的形式表示比较比,两种句法看似不同,但在把两个事物作方向来看待一点上具有共通性。种看待事物的方式于考文学作品的微差别也颇为重要。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王升远教授指出,期被动员起来“力”了侵略争的日本文学家众多,有永井荷、志直哉等极少数作家对战争、局保持默,战时视为异端。作家大佛次郎等作家批判他赏识特攻青年。然而,“者道旁儿”,争中,大佛次郎等因入世意殉国青年的“道旁儿”;而永井等以不合作的“出世”精神捍了人道主,留今人深刻的教郑州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葛继勇教授指出文化并非“点”“点”的直线传播,多在区域内呈迂回曲折的状流播。中日文学文化研究不能局限于国别——中国、日本两国,而关注朝,立足于东亚,探国别的个性与区域的共性,丰富区域国别学科研究的方法路径与理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林璋教授围绕的初学者在具体翻译时似乎是与翻译实践脱节这一困惑,指出主要症在于翻大多于宏,而翻译实是逐逐句的,是自下而上的言操作。因此,与翻操作关系最密切的理应该言学含量最高的理

 

分科会报告

分科会发言环节,主办方根据参会学生提交的发言摘要,就语言、文学、翻译、教育、文化等领域设置了8个分科会。沈瑜靖、王婷、吴慧怡于第三分科会分别作了题为「高田英樹における『東方見聞録』についての文献研究」「百年にわたる日本の『東方見聞録』をめぐる文献研究」「『朝日新聞』に見る中国の女性像:コーパスに基づく批判的言説分析」的学术报告,并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徐微洁教授金稀玉副教授分别主持第七分科会和第二分科会,并点评参会研究生的报告,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最后,颁奖仪式环节,我系吴慧怡同学荣获优秀论文奖,由王升远教授为其颁发证书。



本次研讨会切实加强了日本学方向研究工作的交流和沟通,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为研究生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了其科研活力。

撰 稿:沈瑜靖

摄 影:沈瑜靖

编 辑:王婷婷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