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英烈足迹 聚前行力量——日语系教师党支部赴雷烨故居开展党日活动

为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12月21日日语系教师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寻英烈足迹 聚前行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同志们一同走进位于金东区后项村的雷烨故居,接受党史教育的洗礼,实地感悟英烈精神。

本次党日活动的第一项内容为参观雷烨故居。雷烨,原名项俊文,1914年出生于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后项村,是1941年报道“潘家峪惨案”的第一人,入选“世界百名战地记者”,1943年在河北平山县壮烈牺牲,年仅29岁。由于雷烨同志一直隐姓埋名在河北参加革命工作,因此他的英雄事迹直到牺牲60年后才逐渐被故乡亲人知晓。




雷烨故居于2020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正厅四周陈列着雷烨拍摄的照片、生平事迹展览。在雷烨曾经居住的卧室里还原了当年的生活场景,摆放着他用过的书柜和书桌。在雷烨故居,通过展示的照片、文件以及烈士手稿,同志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位“执笔做刀枪”的革命英雄的深厚爱国情怀。




党日活动的第二项内容为聆听党课《雷烨——长眠在燕赵大地的著名战地记者》。雷烨故居的宣讲员张子燕同志通过丰富的史料,向大家介绍了雷烨烈士成长在延安、战斗在冀东、热血洒平山的英雄事迹,以及和平年代追寻红色记忆,探寻烈士身世的历程。



雷烨同志1938年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被派往晋察冀边区任前线记者团记者。1939年至1942年,随军挺进冀东抗日前线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担任冀东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组织科长,创立“路社”。作为八路军随军记者以及《晋察冀日报》特约记者,雷烨同志拍下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战争场景,真实反映了冀东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记录了日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累累罪行。



在结束此次党日活动后,党员同志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掌握它的宽度、深度和高度。雷烨同志的生命虽然永远定格在了29岁,但他的一生实践了自己‘才不会於这世界上空跑一趟’的诺言。我们追寻红色精神,是为了在与先辈的灵魂交流中继承他们坚定不移的意志、刚正不阿的正气、坚韧不拔的品格和一心为民的情怀。”(樊晓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大地涌现出无数的爱国英雄,雷烨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文人,也是战士。他的笔、他的相机和他的枪一样,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战地记者不可缺少的品格——正义与勇气。他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李沛)

“雷烨是一名战地记者,他以相机纸笔为武器,投身抗战;枪林弹雨中,他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为我们讲述当时战争的残酷;他为掩护村民撤离,献出年仅29岁的生命;然而因为使用化名,他的真实身份被湮没整整60年。他是抗日英烈,是近百年来110名杰出战地记者之一。我们要铭记英雄,让烈士精神传承不息。”(李坤)

“雷烨24岁投身革命,辗转奔波在战火中,他以相机和纸笔为刀枪,打击敌人,鼓舞民众,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高校外语教师,缅怀革命烈士,传承红色精神,在多元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何秋林)



正如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省摄协主席杨越峦所说,“生命的价值,从来就不是以短长来衡量的。雷烨短暂的一生所绽放出来的光辉灿烂恒久……雷烨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光大传承”。走进雷烨故居,聆听雷烨故事,真切感受历史,回首过往,对雷烨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新征程中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作为强国复兴的一分子,我们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发扬雷烨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撰稿:王紫薇     

摄影:樊晓萍 金稀玉

 编辑:徐 露    

【关闭页面】